???? 5月12日至15日,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大陸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山西大同大學、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固體地球物理委員會、北京地球物理學會共同主辦的區域地球物理、資源災害效應與可持續發展學術會議在山西大同大學召開。這是一場科學盛宴,也是一場發展盛會,是山西大同大學、大同市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雙城記”發展戰略的有力舉措。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石耀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教授、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大陸動力學專委會主任高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侯增謙,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申旭輝等130多位國內地球物理、自然災害、自然資源領域專家學者,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副院長張震國,大同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希杰,山西大同大學黨委書記趙水民,黨委副書記、校長姚麗英出席會議。山西大同大學師生代表300余人參加會議。山西大同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雷建設主持會議。
趙水民致辭
趙水民代表學校致辭。他表示,本次學術會議的召開,不僅能有效推動大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助力大同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對大同大學地質工程、采礦工程等相關學科專業發展,對資源與環境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等都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他真誠希望各位院士及專家學者對大同和大同大學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希望借助這一高端平臺廣泛凝聚各方力量、提升學校產教融合水平,充分發揮高校及理論學術界引領作用,助力大同“雙城記”發展戰略。
任希杰致辭
任希杰致辭表示,大同礦產資源豐富、地質地貌特殊,為地球物理勘探、資源環境開發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天然試驗場。希望通過本次大會和大同大學這個平臺,加強與全國各大科研院所的溝通、交流與合作,也熱忱歡迎各位專家多為大同發展建言獻策、把脈定向。
高銳院士致辭
張震國致辭
高銳講話表示,大同獨特的地質地球物理位置,賦予山西學府極好的生長學習發展環境,涌現出眾多地球物理學領域的優秀人才,希望這次會議能夠促進開啟一個機遇,搭建一個人才交流的橋梁,在地球科學大系統環境下,集聚專家為人才的培養做出貢獻。張震國表示,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期待以此為契機,與專家學者們開展深入交流合作,加強地球物理在自然災害防治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為我國的防災減災事業貢獻力量。
雷建設主持會議
石耀霖院士作報告
侯增謙院士作報告
申旭輝院士作報告
會上,石耀霖、侯增謙兩位院士率先開講,分別作了專題報告《從地球動力學到地球系統動力學》《大陸俯沖對成礦系統的控制》。其他來自全國地球物理、地質和地震學專家學者還聚焦火山作用機制研究、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地震災害防范等學術熱點,展示創新成果,推廣技術應用,內容涉及大陸俯沖對成礦系統的控制、地震災害的斷鏈技術、大同盆地地質勘查研究新進展以及大同火山為例的板內玄武巖巖漿儲運系統等多個方面。山西大同大學青年教師張磊、郝治朝、牛宏分別以《特厚煤層綻放煤-矸-巖放落流動輻射規律研究與應用》《煤礦隱伏導水定量預測技術與應用》《井上下綜合物探技術在探測煤礦采空積水區的應用及單點地電模型構建》為題作了學術交流。
學術會議結束后,專家們還赴云岡石窟、大同火山群,現場就加強云岡石窟石質文物保護、將大同火山群打造成世界級地質科普、實驗實訓、研學基地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 會前,石耀霖院士、申旭輝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董漢文分別為大同市實驗中學、大同大學師生作“漫談地震預報”“與張衡一號衛星同行二十年”“地質學有多好玩”精彩科普講座,深入淺出科普地震、航天、地質科學知識,熱情洋溢鼓勵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勇攀科學高峰,進一步激發青年學子探索科學奧秘、致力科學研究、造福人類的決心與信心。(文/王麗芹、王巍、陳思桐 圖/余致楠)